放下玄学,去感受那个真实而具体的人
和许多人一样,我深入研究过MBTI和星座。这些工具在低谷时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力量,让我有意识地去平衡不同的认知功能,理解了不同性格的人是如何接受和表达情绪。但随着我愈发迷恋这些思维方式,它们慢慢变成了一种逃避现实的借口。
和许多人一样,我深入研究过MBTI和星座。这些工具在低谷时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力量,让我有意识地去平衡不同的认知功能,理解了不同性格的人是如何接受和表达情绪。但随着我愈发迷恋这些思维方式,它们慢慢变成了一种逃避现实的借口。
作为一个内心还算自洽的人,我并没有那么渴望爱情,只是有时忙碌完也会想着,如果有人允许我去认真探索她的内心世界似乎也不错。所以我只有随缘遇到灵魂上有火花的人才会尝试接触,并且总是愿意花几个月的时间去慢慢了解她的生活、工作和精神世界。只是这样的想法在dating文化的冲击下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作为一个内心还算自洽的人,我并没有那么渴望爱情,只是有时忙碌完也会想着,如果有人允许我去认真探索她的内心世界似乎也不错。所以我只有随缘遇到灵魂上有火花的人才会尝试接触,并且总是愿意花几个月的时间去慢慢了解她的生活、工作和精神世界。只是这样的想法在dating文化的冲击下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这些年的感情经历让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每当某件事情发生在我身上的时候,我总是习惯首先站在别人的立场寻找他们行为背后的动机,只要这些动机在客观上成立,并且符合他们自身的局限性,我就能接受这些行为是合理的,哪怕这些行为会伤害到我自己。但是这些客观伤害和随之产生的情绪并不会因为我的主观认可就消散,而是悄悄压抑在心底,让我觉得好像哪里不太对劲,毕竟产生这些情绪的源头已经不存在了,我又怎么可能去责怪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呢?只能不断陷入自我怀疑之中。
断断续续的雨被风卷着不停拍打在窗户上,才恍然想起门前的路已经是第二次被这样浸湿了。也许是因为最近变得很幸运,一年前刚来这边努力社交却接连遭遇不幸的场景仿佛已经变得十分久远,所有的怨念也早就被这一场场难得的雨季冲刷干净,只剩下对生命里那些留下痕迹的过客的感激。无论在我的身上发生过什么事情,那些场景里的我终究是淌了过来,然后继续一步一步前行着。
大约几个月前,一位同事的猫在半夜跑到床边轻轻拍了拍他,但他当时以为猫只是在玩闹,就没有理她转头继续睡觉。结果第二天早上醒来发现猫去世了,是18岁的老猫。他最难过的点在于他觉得猫是在向他求救,但他永远错过了这个机会。我在那一瞬间就感受到了他所经受的巨大愧疚,我曾经也有许多类似的愧疚感,所以想着我应该说些什么。只是看着其他人说的 sorry for your loss 又止不住觉得冷漠和苍白无力,毕竟我们无法改变这个世界已经写下的历史,内心的愧疚感也只有时间才能慢慢磨平。
回家的路上,我不知不觉把自己代入到了猫猫年迈的灵魂里,我忽然感觉到她其实并不是在求救,而是在看遍了她眼中的那个世界里所有的悲欢之后,想要和陪伴了一辈子的主人静静地告别。我想,如果是我在那个时间节点,我的心里应该不会有什么执念,而是担心不能再照顾自己所在意的人吧。
于是回到家以后就趁着灵感还在,静静写下了这封信。只是自己的英文不够优雅,也不知道能不能表达出真情实感。
从不那么刺骨的寒风中醒来,才恍然发觉自己早就离开了生活了六年的麦屯。对于这个世界里的我来说,时间仿佛是连续的,它并不会因为某个事件的发生而停止流动,也不会因为某个阶段的结束而变得缓慢。
不知从何时起,我不太喜欢自己身上有特别的仪式,也不期待别人对我有什么特殊的表达。毕竟生活便是如此一步一步平凡地走过,实在没有什么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冲动。也许是不愿再去体会低谷的感受,毕竟如果此刻成为了某个高潮的开端,那么繁华过后便仍然只会剩下一片狼藉。
但倘若生命是一片平静的海面,那么无论海底如何汹涌,它总能平静地淌过一切苦难,然后留下一些浪花,在故事的结局期待着这个世界有一天会发现,它曾经是如何走到那个当下的。